终止劳动合同与解除劳动合同在法律性质、事由、程序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和劳动者在处理相关事宜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
在2024年,终止劳动合同与解除劳动合同存在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法律性质、事由、程序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分析:
一、法律性质不同
终止劳动合同:主要基于某种法定事实的出现,如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失踪,以及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提前解散等。这些情况下,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自动终止,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结束。终止劳动合同一般不涉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意思表示,只要法定事实出现,劳动关系即告终结。
解除劳动合同:则是双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这可以是基于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是单方提出解除。解除劳动合同强调主观因素,即至少有一方当事人有结束劳动关系的意愿,并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实现。
二、事由不同
终止劳动合同的事由主要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的第四十四条,包括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失踪,以及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等法定情形。
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则更为广泛,具体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的第三十六条至第四十一条。例如,用人单位可以因劳动者过失性解除、无过错解除或经济性裁员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也可以因个人原因或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等原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三、程序不同
终止劳动合同的程序相对简单,因为终止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法定事实的出现,所以一般不需要双方进行特别的协商或履行特定的程序。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中有关于终止合同的特别约定,则应按照约定执行。
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则较为复杂,特别是当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例如,用人单位需要提前通知劳动者、说明解除理由、听取劳动者申辩等。同时,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法律后果不同
终止劳动合同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自然消灭,用人单位通常无需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但部分地方可能有特殊规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中有关于终止合同后经济补偿的约定,则应按照约定执行。
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则因解除原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且符合法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动者提出解除的,则一般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等原因提出解除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终止劳动合同既可能是因为合同时间到期,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合同终止,但通常不是因为违约被开除。具体来说,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包括:
1. 合同时间到期
劳动合同期满是最常见的终止劳动合同的原因。当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时,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自然终止,除非双方协商续签新的劳动合同。
2. 法定终止情形
除了合同期满外,还有一些法定情形会导致劳动合同的终止,如: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这些情形下的劳动合同终止,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非基于双方的违约行为。
3. 双方协商一致终止
虽然不常见,但双方也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违约被开除,而是双方基于某种原因(如劳动者个人原因、用人单位经营调整等)共同决定提前结束劳动关系。
4. 违约被开除属于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因违约行为被用人单位开除,这实际上是属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范畴,而不是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是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某种原因(如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双方协商一致等)导致劳动合同提前结束的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以上则是关于“劳动合同”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