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乎公众健康与市场秩序。长沙某蛋糕店因使用过期近9个月的原料制作蛋糕引发社会关注。此类事件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触碰法律红线。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蛋糕店销售过期食品的赔偿标准与行政处罚依据,为消费者维权与经营者合规提供指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消费者因食用过期食品遭受损害时,可主张以下赔偿:
直接损失赔偿
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因购买过期食品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或死亡,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
惩罚性赔偿
除实际损失外,消费者可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按1000元计算。
首负责任制
消费者可向生产者或经营者任一方主张赔偿,接到赔偿要求的一方需先行赔付,不得推诿。
责任归属另一方时,赔付方可事后追偿。
监管部门对销售过期食品行为的处罚力度持续加大,2025年处罚标准如下:
行政处罚
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及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处5万元至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10倍至20倍罚款;
情节严重者,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
刑事责任
销售过期食品导致严重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025年最新消费损害法律头条
2024年景区售卖天价海鲜等行为是否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侵害?
2024-09-16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