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处罚

盗掘龙骨5人被刑拘会怎么判?

时间:2025-07-28 15:35:47 浏览: 分类:刑事处罚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刑事纠纷 > 刑事处罚

近期,一则“盗掘‘龙骨’5人被刑拘”的新闻引发关注。所谓“龙骨”,实为古脊椎动物化石,承载着地球生命演化的关键信息,受《文物保护法》与《刑法》双重保护。下面小编将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解析盗掘“龙骨”的刑事责任及盗掘古墓罪的立案标准。

盗掘龙骨5人被刑拘会怎么判?

  盗掘“龙骨”即盗掘国家保护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依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该行为与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同罪。

  若盗掘行为未造成化石严重破坏,且无其他加重情节,行为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类似案例中,四人盗掘“龙骨”500余公斤,非法获利6.2万元,因化石为“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法院以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罪判处四人十个月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缓刑一年至四年,并处罚金3000元至5000元。

  盗掘的“龙骨”属于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化石,或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若5人系有组织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需对全团伙行为负责;若该团伙有多次盗掘前科,体现主观恶性;使用爆破、挖掘机械等破坏性手段,导致化石信息永久丢失的则量刑将升至十年以上。

盗掘古墓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盗掘古墓罪即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其立案标准明确,符合任一情形即构成犯罪:

  1. 盗掘重点保护单位

  若目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秦始皇陵)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辽代关山辽墓),直接立案。

  2. 集团犯罪首要分子

  对组织、策划、指挥盗掘团伙的首要分子,无论是否直接参与挖掘,均立案追责。某犯罪团伙长期在山西、陕西流窜盗掘古墓,首要分子虽未下坑,但因统筹分工、分配赃款,被认定为主犯并从重处罚。

  3. 多次盗掘行为

  “多次”指两年内实施盗掘三次以上。某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两年内盗掘古墓葬五次,虽单次未造成严重破坏,但因“多次”情节被立案追诉。

  4. 盗窃文物或造成文物严重破坏

  若盗掘过程中窃取珍贵文物(如青铜器、玉器),或使用挖掘机等工具导致壁画剥落、墓室坍塌,均属加重情节。

  5. 特殊保护对象:水下古文化遗址

  根据司法解释,“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包括内水、领海中的水下遗址。南海海域盗捞沉船文物的行为,同样构成盗掘古墓罪。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刑事处罚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