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网约车以其便捷、高效、灵活的特点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出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乘坐网约车时开启空调本是提升出行舒适度的常见需求,近期却发生网约车司机向乘客私收空调费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争议。私收空调费的行为是否合法?遭遇此类情况乘客又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乘客通过网约车平台下单,与平台及司机之间形成了运输服务合同关系。
合同中通常并未明确约定乘客需额外支付空调费,司机私自收取,违背了合同的公平、诚信原则,属于单方面变更合同内容,损害了乘客的合法权益。
网约车行业有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收费标准,这些规范旨在保障乘客和司机的双方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私收空调费不在既定的收费项目之内,扰乱了正常的行业运营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司机私收空调费,使得乘客在不知情或被迫的情况下支付额外费用,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
第一步,当场拒绝并沟通
当司机提出私收空调费时,乘客有权当场拒绝支付。
同时,可与司机进行友好沟通,明确表示该费用不在正常收费范围内,要求司机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
第二步,向平台投诉
沟通无果,乘客应及时向网约车平台投诉。
平台有责任对司机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
投诉时,乘客应提供详细的订单信息、沟通记录等证据,以便平台核实情况。
第三步,向相关部门举报
平台处理不力或乘客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当地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进行举报。
这些部门具有监管和调解的职能,能够进一步维护乘客的权益。
2025年最新消费损害法律头条
2024年景区售卖天价海鲜等行为是否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侵害?
2024-09-16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