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

2024年行政诉讼中被告需要举证吗?

时间:2024-03-27 18:02:34 浏览: 分类:行政诉讼
您的位置:法头条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这就是行政诉讼的基本定义。简单来说,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行政诉讼”的相关问题。

2024年行政诉讼中被告需要举证吗?

  行政诉讼中被告需要举证。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被告负有举证证明行政行为合法的责任。被告的举证范围包括作出被诉行政行为的职权依据、事实证据、程序证据以及所依据的法律等。被告应在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证据,不提交或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交的应当视为没有证据。此外,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行政诉讼有什么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中的内容规定,第49条明确指出了提起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包括: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以上则是关于“行政诉讼”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行政诉讼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