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

公司法股权转让的规定条例有哪些?

时间:2025-09-03 11:01:17 浏览: 分类:股东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公司纠纷 > 股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权转让已成为企业资本运作的核心环节。我国司法体系通过明确股权转让的程序、限制及特殊规则,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框架。其中承债式股权转让作为实践中常见的交易模式,其合法性及风险分配问题备受关注。

公司法股权转让的规定条例有哪些?

  1.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差异化规则

  《公司法》对两类公司股权转让设定不同规则:

  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间可自由转让股权,但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转让原则上自由,但发起人持有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自上市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2. 特殊主体的转让限制

  发起人:

  除上述锁定期外,发起人转让股份需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受让方知晓股份性质及潜在风险。

  董监高:

  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股份的25%,且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3. 程序性要求

  书面通知义务:

  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时,需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并征求同意,逾期未答复视为同意。

  变更登记:

  股权转让后,公司需修改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并向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否则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承债式股权转让是什么意思?

  1. 定义与核心特征

  承债式股权转让是指交易双方约定以特定时间节点为界,由原股东承担节点前的公司债务,新股东承担节点后的债务。其本质是通过债务分割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再分配,常见于资产重组、破产重整等场景。

  2. 法律性质分析

  合同自由原则:

  债务承担条款属于股权转让协议的组成部分,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双方可自主约定债务分配方式。

  公司法与合同法的衔接:

  债务承担需以公司财产独立为前提,债务分割导致公司偿债能力下降时,可能触发债权人撤销权或公司减资程序。

  3. 风险防控要点

  债务披露义务:

  原股东需如实披露公司债务情况,否则可能因欺诈或重大误解导致合同无效或可撤销。

  优先购买权行使:

  涉及向非股东转让股权,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范围应涵盖债务承担条款,确保其知情权与选择权。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股东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