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处罚

73岁老人用铁锨打死妻子被判无期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时间:2025-08-27 10:52:09 浏览: 分类:刑事处罚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刑事纠纷 > 刑事处罚

近日,一起73岁老人用铁锨打死妻子被判无期徒刑的案件引发公众对刑事责任认定与刑罚执行的关注。案件中,被告人以倒插门命苦、案发时患有癔症等理由辩解,法院最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

73岁老人用铁锨打死妻子被判无期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老华持菜刀、铁锨连续砍击妻子头面部、击打头部等要害部位,导致被害人重型颅脑损伤死亡,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致命性暴力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

  经司法鉴定,老华案发时患有癔症,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第三款,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尽管老华存在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案发后赔偿被害人近亲属等从轻情节,但其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

  法院在“可以从轻处罚”范围内未适用更轻刑档,而是选择无期徒刑,体现了对严重暴力犯罪的严厉惩处态度,符合《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立即执行应当严格限制”的司法政策导向。

无期徒刑是否可以转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并非绝对终身监禁,符合法定条件时可转为有期徒刑,这一转化机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

  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存在立功、重大立功表现。

  “确有悔改表现”指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

  “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情形。

  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建议书,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对确有悔改或立功事实的裁定减刑。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且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十三年。犯罪分子存在累犯、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等情形,减刑时需从严掌握,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二十年。

  犯罪分子服刑满一定期限后,因符合上述条件被裁定减为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有期徒刑,后续继续表现良好可再次减刑,但两次减刑间隔不得少于二年,最终实际执行刑期不得低于十三年。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刑事处罚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