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犯故意杀人罪后,虽然面临的刑罚可能较重,但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是有可能获得减刑的。然而,减刑并非无限制,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并且减刑后的刑期也不能低于法律规定的最低期限。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故意杀人罪”的相关问题。
演员犯故意杀人罪,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减刑的。以下是关于此问题的详细解答及相关的法律条款:
一、减刑的可能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这意味着,演员如果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在执行期间表现良好,有悔改或立功表现,是有可能获得减刑的。
二、减刑的条件
1.认真遵守监规:罪犯必须严格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接受教育。
2.接受教育改造:罪犯必须积极参加监狱组织的学习、劳动等活动,努力改造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3.确有悔改表现:罪犯必须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深刻的认识,表示真诚的悔悟,并努力改正错误。
4.有立功表现:罪犯在服刑期间,如果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等立功表现,也可以获得减刑。
三、减刑的限制
1.减刑的幅度: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对于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2.减刑的程序:减刑必须经过严格的司法程序审批,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及相关法律条款如下:
一、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具体量刑会根据犯罪情节、犯罪手段、社会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二、量刑情节
1.情节较轻的情况
防卫过当:在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构成防卫过当,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会考虑防卫的情节。
义愤杀人:在被害人恶贯满盈、行为难以忍受的情况下,出于义愤而私自处死被害人的,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会考虑义愤的情节。
激情杀人: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一时失去理智而杀人的,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会考虑激情的情节。
受嘱托杀人: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的,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会考虑受嘱托的情节。
生母溺婴: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的,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会考虑生母溺婴的特殊情节。
2.情节较重的情况
卑劣动机: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的,量刑时会考虑动机的卑劣程度。
极端残酷手段: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的,量刑时会考虑手段的残忍程度。
特定对象: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量刑时会考虑社会影响的大小。
严重后果:造成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量刑时会考虑后果的严重程度。
三、量刑原则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宽严相济原则:在量刑时,既要考虑犯罪的性质和情节,也要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程度,做到宽严相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则是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