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是否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可从四个角度判断,是否违反“知情同意”原则,是否违反“最小必要”原则,是否违反“数据安全”义务以及是否违反“用户利益”保障。如果发现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积极找相关部门进行举报。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相关问题。
一、判断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规定,判断APP是否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是否违反“知情同意”原则
未明示收集目的:APP未在隐私政策中清晰说明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或未在收集前通过弹窗、提示等方式明确告知用户。
默认勾选或强制同意:通过默认勾选隐私政策、将同意条款与使用服务捆绑等方式,强迫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
频繁索权干扰使用:在非必要场景下频繁请求用户授权,或以拒绝提供服务为由强迫用户同意收集非必要信息。
2.是否违反“最小必要”原则
超范围收集信息:收集与业务功能无关的个人信息,如阅读类APP收集用户的通讯录、位置信息等。
过度收集敏感信息:在无必要场景下收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如人脸、指纹)、金融账户信息等。
3.是否违反“数据安全”义务
未采取安全措施:未对收集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或传输,导致数据泄露风险。
未公开处理规则:隐私政策中未说明个人信息将如何存储、使用、共享或删除。
4.是否违反“用户权利”保障
拒绝用户行使权利:未提供用户查询、更正、删除个人信息的途径,或对用户请求设置不合理条件。
未响应投诉举报:未公布投诉、举报渠道,或对用户反馈的问题未及时处理。
二、用户维权途径
1.向APP运营者投诉:通过APP内的“设置-隐私政策-投诉与反馈”等渠道,要求其停止违规行为并删除个人信息。
2.向监管部门举报: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2377)、工业和信息化部(12321)或公安机关举报违规APP。
3.提起诉讼: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七十条,因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受到侵害的个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
三、典型案例
案例1:某地图导航APP在用户拒绝位置权限后,仍通过其他技术手段(如WiFi热点定位)收集用户位置信息,被认定为“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并处罚款。
案例2:某社交APP在隐私政策中未明确说明将用户数据共享给第三方用于广告推送,被认定为“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被要求重新修订隐私政策并公开道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四十一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第三十二条:任何组织、个人收集数据,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六条: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第十四条: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该同意应当由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履行本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1.收集证据
保存APP界面截图、隐私政策内容、权限申请记录及违规行为的详细描述(如未明示目的、超范围收集等)。
记录与APP客服沟通的过程及结果。
2.通过官方渠道举报
APP内举报:部分APP设有“设置-帮助中心-投诉反馈”入口,可直接提交举报信息。
监管部门举报:
访问“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网址:ts.isc.org.cn)或“APP个人信息举报平台”(网址:http://www.pipchina.cn)在线提交投诉。
向国家网信办(12377)、工信部(12321)或当地通信管理局举报。
3.法律途径维权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条,若APP运营者拒绝用户行使权利的请求,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时可主张赔偿因信息泄露造成的损失,或要求APP停止侵权行为。
4.社会监督
通过媒体曝光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推动社会关注和监管介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四十一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明示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第六十四条:违规者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无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六条:处理个人信息应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并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第十四条: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信息的,需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同意。
第四十四条: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拒绝他人处理其个人信息。
第六十六条:违规者由监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以上则是关于“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2025年最新刑法知识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