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

确定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时间:2024-03-08 15:09:45 浏览: 分类:行政赔偿
您的位置:法头条 > 行政诉讼 > 行政赔偿

确定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为了明确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哪个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行政赔偿请求人的权益保障以及行政责任的落实。

确定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确定:

1. 直接责任原则:一般情况下,由违法行为发生时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即“谁行为,谁赔偿”。

2.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变更决定原则:如果上级行政机关改变或者撤销下级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导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如果上级行政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且自身亦存在违法情形致使损害发生的,则由该上级行政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

3.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责任原则:对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该组织本身为赔偿义务机关。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了上述确定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原则。

第七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第八条:“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拒绝履行赔偿义务怎么办?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拒绝履行赔偿义务的行为违反了《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根据该法,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而受到损害时,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如果赔偿义务机关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赔偿义务,赔偿请求人有权通过法定途径寻求救济。

首先,赔偿请求人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要求督促下级机关履行赔偿义务;其次,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依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裁决。若赔偿义务机关仍拒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四条: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当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拒绝履行赔偿义务时,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赋予的救济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追究赔偿义务机关的法律责任。

确定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国家赔偿法》中的直接责任原则、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变更决定原则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责任原则,旨在确保因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而受损的合法权益能得到有效救济与补偿。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依法行政、权责一致的基本法治理念。

阅读全文

2024年最新行政赔偿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4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