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权益受损能否申请仲裁?

时间:2024-03-01 12:29:32 浏览: 分类:劳动仲裁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劳动工伤 > 劳动仲裁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时,确实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不影响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权益受损能否申请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这一规定,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权益受损时,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提起劳动仲裁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 同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在工资、工时、社会保险等待遇方面受到侵害时,都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保福利问题能否申请劳动仲裁?

社会保险福利问题属于劳动争议的一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包括但不限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的缴纳、待遇享受等方面的争议。

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或者未按照规定标准缴纳社保,劳动者在与单位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有权就这一事项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补缴或赔偿相应的损失。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2.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也明确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当劳动者遇到社保福利问题时,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

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只要能够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且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包括但不限于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来寻求公正合理的解决办法。在此过程中,建议劳动者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便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劳动仲裁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