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关系中,岗位调整是常见的管理行为,员工拒绝调岗,可能引发劳动合同解除及赔偿争议。公司单方面强制调岗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有权主张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解析公司调岗争议的处理原则与赔偿标准,为劳资双方提供合规指引。
公司调岗缺乏合理性,且员工拒绝后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公司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以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准。
公司调岗具备合理性,且调岗后薪资待遇、工作条件等未显著降低,员工无正当理由拒绝调岗,公司可依据规章制度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此时,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需确保调岗合理性及规章制度合法性。
公司调岗缺乏合理性,员工拒绝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需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支付经济补偿。
补偿标准与违法解除赔偿金的计算基数相同,但无需双倍支付。
第一步,协商与书面异议
劳动者应首先通过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异议,明确拒绝调岗的理由,要求恢复原岗位。
书面异议需留存证据,以证明已履行协商义务。
第二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调岗行为。
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并出具整改通知。
第三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用人单位调岗行为违法,并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支付赔偿金。
仲裁需在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并提交劳动合同、调岗通知、工资记录等证据。
第四步,提起诉讼
对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阶段需进一步举证调岗的违法性,即用人单位未提供调岗合理性证明、调岗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2025年最新劳动争议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