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

业主在小区内踩狗粪摔成十级伤残,责任该如何划分?

时间:2025-07-31 11:26:23 浏览: 分类:人身损害
您的位置:法头条 > 侵权损害 > 人身损害

业主刘某因踩到未清理的狗粪摔倒,被鉴定为左下肢十级伤残。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对小区安全责任的广泛讨论:业主自身疏忽与物业履职瑕疵如何界定?物业是否需为第三方行为导致的损害“买单”?下面小编将结合《民法典》及多地司法实践,从责任划分原则、物业安全保障义务边界、业主举证责任等角度,拆解此类纠纷的法律逻辑与实务要点。

业主在小区内踩狗粪摔成十级伤残,责任该如何划分?

  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与第1198条,此类纠纷责任划分需遵循“过错相当”原则,需综合考量业主自身注意义务、物业履职瑕疵及第三方行为影响。

  刘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对通行路径进行必要观察,导致踩中狗粪滑倒。法院查明,事发前已有老人小孩安全通过同一路段,证明“提高注意力即可避险”。

  刘某的行为符合“应当预见而未能预见”的疏忽过失,法院判定其承担70%责任。

  物业虽在当日上午清扫过道路,但事发时段内多名业主遛狗,未见保洁或保安巡查劝导,监控显示物业存在“巡查缺失、督促不力”的服务瑕疵。

  因一处监控损坏导致无法定位狗主人,客观上切断了业主向实际侵权人追责的路径。法院据此认定物业对损害后果负有30%的次要责任。

  若狗主人明确,其未履行宠物粪便清理义务,应承担主要侵权责任。但在本案中,因物业监控缺失导致无法追责,法院通过“因果关系链”将物业的瑕疵服务与损害结果关联,最终判定物业承担补充责任。

业主小区内摔伤物业该不该买单?

  物业是否担责需满足“三要素”:存在安全保障义务、未履行义务、义务违反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民法典》第942条,物业需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维修、养护、清洁、秩序维护”。

  业主需提供证据证明物业存在过错,如监控记录、保洁巡查表、现场照片等。在刘某案中,监控视频成为关键证据,直接证明物业未履行巡查义务。

  若业主因奔跑、穿高跟鞋等自身原因摔倒,或损害由其他业主故意推搡、宠物攻击等第三方行为导致,且物业已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如设置警示标志、及时劝阻),则无需担责。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人身损害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