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NFC(近场通信)功能因其便捷性而广受欢迎。这一技术也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实施盗窃的新手段。近期一起利用手机NFC功能盗走80多万元的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此类案件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也对移动支付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构成盗窃罪。
利用手机NFC功能盗刷他人财物,同样属于秘密窃取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盗窃罪的量刑主要依据盗窃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
对于数额特别巨大(如本案中的80多万元),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人共同实施盗窃行为,则构成共同犯罪。
在共同犯罪中,根据各自的作用和地位,分别确定主犯和从犯,并据此量刑。
主犯通常承担更重的刑事责任。
虽然退赃和取得受害者谅解不能改变犯罪性质,但可以在量刑时作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
1. 加强设备安全设置:启用手机锁屏密码、指纹识别或面部识别等生物特征验证方式,增加非法访问难度。
2. 谨慎开启NFC功能:在不使用NFC功能时,及时关闭以减少被盗刷风险。同时,避免在公共场所随意展示或使用NFC支付功能。
3. 定期更新系统和应用:及时安装手机系统和支付应用的最新安全补丁,修复已知漏洞,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4. 使用安全支付环境:选择信誉良好、安全措施完善的支付平台进行交易,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
5.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诈骗信息的识别能力,不轻信陌生人的支付请求或链接,定期查看账户交易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最新法律头条
二人利用手机NFC盗走80多万,如何处罚2025最新量刑标准
2025-07-18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