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某科技公司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被罚,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者履行哪些安全保护义务?

时间:2025-07-17 13:46:21 浏览: 分类:互联网金融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公司纠纷 > 互联网金融

近日,某科技公司因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被处以8万元罚款,直接责任人被罚2万元。而近年来此类网络安全违法案件也频频发生。下面小编将结合《网络安全法》及相关案例,系统解析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护义务及违法处罚规则,为企业合规运营提供法律指引。

某科技公司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被罚,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者履行哪些安全保护义务?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网络运营者需承担五项核心安全保护义务,这些义务构成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的“法律底线”:

  (一)制度与责任:构建内部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需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网络安全负责人并落实责任。案件中科技公司因未建立管理制度,导致系统漏洞长期未修复,最终引发数据泄露。

  (二)技术防护:部署多层次安全措施

  企业必须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的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加密技术等。

  (三)监测与留存:建立全流程审计机制

  企业需监测网络运行状态并记录安全事件,网络日志留存不少于六个月。

  (四)数据管理:实施分类保护与备份加密

  企业需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对重要数据采取备份和加密措施。数据分类需根据敏感程度划分等级,加密技术可防止数据在传输或存储中被窃取。

  (五)合规延伸:履行其他法定义务

  除上述四项外,企业还需遵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配套法规。

不履行网络安全义务会受到什么处罚?

  对首次违法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监管部门通常先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警告。某科技信息服务公司因官网被篡改但未造成用户损失,仅被警告;而某公司因高危漏洞未被利用,被责令整改并罚款1.5万元,属于“情节较轻”的处罚范畴。

  企业拒不整改或导致危害网络安全后果,将面临更高额罚款及责任人追责。

  根据第五十九条,罚款区间为“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可顶格处罚并采取附加措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若违反第三十三条等条款,罚款上限可达100万元,责任人罚款上限10万元。

  企业可能被列入“网络安全失信名单”,在政府采购、招投标中受限,甚至面临吊销许可证等更严厉处罚。

  构成犯罪,企业及责任人将承担刑事责任。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同时,受害方可依据《民法典》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互联网金融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