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一女子因家庭暴力心生怨恨,遂产生给丈夫下毒的想法。该女子将老鼠药混入冲泡的补药中,其丈夫在饮用含有老鼠药的补药后有尿血症状,在医院的检查下才发现中毒了。后涉事女子被法院判刑,那么此事件女子获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女子不堪家暴给丈夫喂老鼠药获刑,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具体分析如下:
一、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核心要件
主观故意
女子因长期遭受家暴心生怨恨,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丈夫生命的故意,符合故意杀人罪的主观要件。
客观行为
女子实施了投毒行为,将老鼠药掺入丈夫饮用的补药中,丈夫饮用后出现中毒症状(如尿血、凝血功能异常等),表明其行为已对他人生命造成现实危险。
犯罪形态
因丈夫未死亡(损伤程度为轻微伤),女子行为属于犯罪未遂。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量刑依据与具体情节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冷某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被告人冷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系犯罪未遂。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犯罪动机、犯罪性质及犯罪后果,法院遂作出以下判决:冷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涉事女子因家暴背景在量刑时可酌情从宽,但需结合具体犯罪情节、性质及社会危害程度综合判定。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家暴背景作为从宽情节的法律依据
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后为摆脱虐待、反抗暴力而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犯罪,且施暴人在案件起因上具有明显过错或直接责任的,可酌情从宽处罚。
二、家暴背景从宽处罚的边界与限制
无法免除刑事责任
家暴背景可作为量刑时的酌定从宽情节,但无法改变犯罪性质。例如,故意杀人罪即使因家暴引发,仍需承担刑事责任,仅可能在量刑时从轻或减轻。
三、法律提醒与社会意义
家暴受害者的合法维权路径
法院明确提醒:家暴受害者应通过报警、向妇联/居委会求助、起诉离婚等合法途径维权,而非采取极端手段。
司法对家暴背景的适度考量
法院在量刑时虽会考虑家暴背景,但无法完全免除刑事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对生命权的严格保护,同时警示公众:以暴制暴不可取。
2025年最新刑法知识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