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权益保护是法治社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侵占他人财产行为因直接侵害公民、法人财产安全,始终是刑事法律规制的重点。2025年,我国法律体系对侵占罪的规制进一步细化,从立案标准到量刑幅度均形成分层分类的规范体系。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侵占他人财产罪”的相关问题。
(一)立案标准:分层分类精准打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及司法实践,侵占罪立案需满足以下条件:
1.行为要件:行为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拒不退还或交出。例如,某快递员将客户委托运输的贵重物品私自变卖,经催告仍拒绝返还,即构成侵占行为。
2.数额要件:
数额较大:司法实践中一般以1万元至3万元为起点,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提高至5万元。例如,某保姆将雇主价值2万元的珠宝私自典当,经查证属实即可立案。
数额巨大:通常以10万元至20万元为起点,部分地区可能设定为50万元。例如,某公司财务人员将代为保管的50万元客户货款挪作他用,经催告仍不归还,即达到数额巨大标准。
3.程序要件:侵占罪属“告诉乃论”犯罪,即必须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公安机关一般不主动立案。例如,某租客将房东房屋内价值3万元的家具变卖,房东需自行向法院起诉,法院审查证据后决定是否受理。
(二)量刑规则:数额与情节并重
1.基本刑:
数额较大: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例如,某司机将乘客遗落在车内的1.5万元现金据为己有,法院以侵占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例如,某银行职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客户存款20万元,法院认定其“情节严重”,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
2.加重情节:
侵占救灾、抢险等特定财物:若行为人侵占的是用于救灾、抢险的财物,可能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从重处罚。
多次侵占:两年内实施三次以上侵占行为,即使单次数额未达标准,也可能累计计算并认定为“数额较大”。
例如,某小区保安多次将业主遗忘在门禁处的快递包裹变卖,累计金额达8000元,法院以多次侵占为由认定其构成犯罪。
(三)典型案例与司法实践
1.“虚拟财产”侵占案:
2025年,某游戏代练将玩家账号内价值5万元的虚拟装备私自出售,法院认定虚拟财产属于“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以侵占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万元。
此案明确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地位。
2.“跨境代收”侵占案:
某跨境电商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将代收的海外客户货款15万元挪作个人投资,经催告仍不归还。法院认定其构成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此案体现对新型经济模式下侵占行为的规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即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以3万元为起点,“数额巨大”以100万元为起点,“数额特别巨大”以1500万元为起点。
(一)核心区别:主体与行为方式
1.主体要件:
侵占罪: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例如,普通公民、临时工等。
职务侵占罪: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需利用职务便利。例如,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等。
2.行为方式:
侵占罪:行为人非法占有的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不涉及职务便利。例如,保姆将雇主家中的古董私自变卖。
职务侵占罪: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例如,出纳员伪造凭证将公司资金转入个人账户。
(二)量刑差异:数额标准与刑罚幅度
1.数额标准:
侵占罪:数额较大(1万-3万元)、数额巨大(10万-20万元)。
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3万元以上)、数额巨大(100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1500万元以上)。
例如,某公司销售员侵占货款50万元,若认定为职务侵占罪,则属“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认定为侵占罪,则属“数额巨大”,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刑罚幅度:
侵占罪:最高刑期为五年有期徒刑。
职务侵占罪: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
例如,某企业高管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资产2000万元,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三)司法实践中的争议焦点
1.“临时工”身份认定:
某快递公司临时工将代收的客户货款3万元侵占,法院需区分其是否属于“单位工作人员”。
若认定其从事的是临时性劳务,则可能构成侵占罪;若认定其属于单位用工关系,则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2.“利用职务便利”的界定:
某超市收银员将顾客支付的现金私自截留,法院需判断其行为是否利用职务便利。
若收银员通过篡改收银系统数据实施侵占,则属职务侵占罪;若直接将现金装入个人口袋,则可能构成侵占罪或盗窃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即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以3万元为起点,“数额巨大”以100万元为起点,“数额特别巨大”以1500万元为起点。
以上则是关于“侵占他人财产罪”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