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男子为骗取拆迁补助金和男友的姐姐假结婚,事后该男子因交通事故死亡,其假结婚对象以“法定继承纠纷”为由,起诉该男子母亲。在本案中,男子为骗取拆迁补助而假结婚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行为,同时假结婚具不具有婚姻效力?下面本文将详细为大家解读。
先说结论,男子为骗拆迁补助与男友姐姐假结婚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本案中行为人通过虚假结婚制造“合法婚姻关系”的假象,使拆迁部门误认为其符合补偿条件;其主观上希望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本不应得的拆迁补偿款,符合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对于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根据诈骗数额不同有所差异:
数额较大(3000元至1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3万元至10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50万元以上):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本案件的假结婚是否具有婚姻效力与继承问题也是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的,若法院认定婚姻系“通谋虚假意思表示”,违背公序良俗,可能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宣告婚姻无效;若婚姻被认定有效,假结婚配偶可能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参与遗产分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无效婚姻的情形包括以下三种,其核心在于婚姻自始不具备法律效力,当事人不产生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
一、重婚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重婚导致的婚姻自始无效,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重婚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是指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直系血亲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堂表兄弟姐妹、叔伯姑姨舅与侄子女等。
三、未到法定婚龄
我国法律规定结婚年龄为男方满22周岁,女方满20周岁,达到法定婚龄后,双方可重新登记结婚,原婚姻关系自新登记日起成立。
若结婚时未达婚龄,后续达到婚龄的,婚姻不自动有效,需通过补办登记或法院确认效力。
2025年最新婚姻效力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