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知识

寻衅滋事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7-03 11:52:39 浏览: 分类:刑法知识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刑事纠纷 > 刑法知识

在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一项罪名叫做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出于故意,无事生非、借故生非,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破坏社会秩序,且情节恶劣或严重的行为。下面本文从法律定义、行为表现、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为大家解读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是什么意思?

  一、法律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寻衅滋事行为分为刑事犯罪和行政违法两类,其行为是出于故意,破坏社会秩序,且情节恶劣或严重的行为。

  二、行为表现

  寻衅滋事行为通常具有随意性和无理取闹性,常见情形包括:

  随意殴打他人:

  无事生非,殴打素不相识的人;

  借故生非,如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后,随意扩大事态,殴打他人;

  多次随意殴打多人,或一次殴打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

  在公共场所无故追逐、拦截他人,如尾随、围堵等;

  使用暴力、威胁方法辱骂、恐吓他人,如发送威胁短信、当面辱骂等;

  三、构成要件

  主观方面:

  行为人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动机通常是逞强好胜、寻求刺激、发泄情绪等。

  客观方面:

  实施了上述任意一种或多种寻衅滋事行为,且情节恶劣或严重。情节是否恶劣或严重,需结合行为次数、手段、后果、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判断。

  主体要件:

  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等。

寻衅滋事怎么处罚?

  一、治安处罚(情节较轻,尚未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

  处罚标准:

  一般情节: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刑事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处罚标准:

  基本刑: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加重情节: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刑法知识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