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

2024年刑事诉讼的追诉期限通常是多久?

时间:2024-06-11 15:21:03 浏览: 分类:刑事诉讼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刑事纠纷 > 刑事诉讼

对于刑事诉讼追诉期的规定是基于罪行相适应的原则,确保了刑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体现了法律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犯罪的差异化处理。请注意,这些期限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如果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刑事诉讼”的相关问题。

2024年刑事诉讼的追诉期限通常是多久?

  刑事诉讼的追诉期限通常根据涉嫌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来确定。以下是我国刑法中关于追诉期限的具体规定:

  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的期限为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十年。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十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法》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刑事诉讼一般都有什么条件?

  刑事诉讼的条件主要包括起诉条件和不起诉条件,以下是对这些条件的详细归纳:

  一、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

  公诉条件: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这意味着检察机关已经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犯罪性质、罪名以及相关证据进行了充分调查和确认。

  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并且不属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自诉条件(针对刑事自诉案件):

  有适格的自诉人,即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自诉人需要明确指出被告是谁,并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

  属于自诉案件范围。即案件性质符合自诉案件的定义,通常是一些轻微的刑事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自诉人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即案件需要在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

  二、刑事诉讼的不起诉条件主要包括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三种情况,这些条件具体为:

  法定不起诉: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在法律上不认为是犯罪;犯罪行为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

  酌定不起诉: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存疑不起诉:当人民检察院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时,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法》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以上则是关于“刑事诉讼”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刑事诉讼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