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裁立案是指被执行人故意违反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的规定,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可能会对债权人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这其中还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内容,如果有想要了解的,下面就可以跟随法头条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需要满足以下标准:
1.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被执行人是负有执行义务的人;
2.主观上是故意心态;
3.客观上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
4.被执行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具有实体权利义务的内容,且应当具备履行这些内容的能力,但拒绝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拒不执行判决裁立案是否可以撤销,需要视情况而定:
1.如果当事人认为法院的判决、裁定有错误,可以通过上诉、申诉等法定程序进行救济。如果当事人拒绝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强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拍卖等手段清偿债务。
2.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上诉、申诉等法定程序,而是直接向法院申请执行,那么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案件不能撤销。
以上就是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立案这一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法头条,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2025年最新刑事处罚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