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知识

应聘高薪司机变贷款买车,招聘公司赚贷款差价合法吗?

时间:2025-09-08 15:31:23 浏览: 分类:刑法知识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刑事纠纷 > 刑法知识

近年来,以高薪招聘为幌子诱导求职者贷款购车的纠纷频发,部分招聘公司通过抬高购车价格、赚取贷款差价的方式牟利,导致求职者背负高额债务却无法获得承诺收益。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解析此类行为的合法性边界,并梳理求职者被骗后的维权路径。

应聘高薪司机变贷款买车,招聘公司赚贷款差价合法吗?

  招聘公司以高薪招聘为诱饵,诱导求职者贷款购车并赚取贷款差价的模式,可能涉嫌违法。其核心争议在于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及是否违反合同公平原则。

  招聘公司在签约前未明确告知购车贷款的真实成本、车辆实际价格及收益分配方式,导致求职者对合同性质产生重大误解,则可能构成欺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部分公司通过抬高购车价格与贷款金额的差价牟利,车辆实际价格远低于贷款金额,且求职者对价格差异不知情,则差价部分可能被认定为不当得利,公司需返还超额收益。

  招聘公司以“保底收入”为承诺,却在合同中设置苛刻条款,要求每日在线时长、月接单量等,导致求职者根本无法达到收益标准,则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公司明知求职者无法完成合同要求仍诱导签约,则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量合同条款、双方履约能力及行业惯例等因素判断行为合法性。公司存在隐瞒关键信息、虚构收益承诺等行为,则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找工作被骗了找哪个部门?

  求职者遭遇招聘诈骗时,可根据不同情形向多部门投诉维权:

  1. 劳动监察部门

  招聘单位存在虚假宣传薪资、虚构工作岗位、以招聘为由收取不合理费用等行为,可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劳动监察机构投诉。该部门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对违反行为进行查处。

  投诉时需提供招聘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具体违法事实,劳动监察机构将在60日内结案,对违法单位责令整改或处罚。

  2. 公安机关

  招聘诈骗涉及经济犯罪,以招聘为名骗取求职者财物、伪造证件或合同等,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展开侦查,收集证据并追赃挽损。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招聘单位发布虚假广告或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该部门负责监管企业经营行为,对虚假招聘信息、夸大宣传等行为进行查处,并可对违法单位处以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

  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求职者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就业促进机构反映问题。该部门能提供就业指导,协助处理求职纠纷,并可联合其他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招聘市场秩序。

  5. 消费者协会或网络平台

  求职者通过招聘网站或社交平台受骗,可向平台客服投诉,要求删除虚假信息并配合调查。同时,可向消费者协会寻求调解,促使招聘单位退还费用或赔偿损失。

  维权时需注意保留证据,包括招聘信息截图、合同文本、缴费凭证、沟通记录等,以便在投诉或诉讼中证明自身权益受损。涉及跨地区诈骗,可向上一级部门或国家反诈中心求助,提高维权效率。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刑法知识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