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交通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准确掌握交通事故报警方式及后续处理流程至关重要。2025年,我国交通事故处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化,明确报警电话为122,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构建了完整的处理体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及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拨打122报警电话(部分地区整合至110报警服务台),同步采取以下措施:
若造成人身伤亡,须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护现场,对伤员进行必要救助;
若仅发生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当事人可先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再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后协商处理。
报警时需清晰说明事故地点、车辆类型、人员伤亡情况及是否需要医疗救援,并留存个人联系方式以便后续沟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警后,将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启动调查程序:通过现场勘验、询问当事人及证人、检验鉴定车辆痕迹等方式,在法定期限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明确各方责任比例。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若当事人对责任认定不服,可在收到认定书后三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
在损害赔偿环节,当事人可选择交警调解或直接向法院起诉,调解不成可依据《民事诉讼法》向事故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侵权责任法》及司法解释判决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法定项目。
2025年交通事故处理流程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规章为核心,通过122报警电话与规范化的现场处置、责任认定机制,实现快速救援与责任划分。
2025年最新交通事故处理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