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纠纷

关于物业费收取的法律规定2025年

时间:2025-09-03 16:56:31 浏览: 分类:物业纠纷
您的位置:法头条 > 房产问题 > 物业纠纷

物业费作为业主与物业企业间的重要经济纽带,其收取规则与滞纳金争议长期存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物业责任内容”的相关问题。

关于物业费收取的法律规定2025年

  2025年物业费收取的法律依据主要围绕定价机制、服务内容、费用构成及调整程序展开:

  1.定价机制

  物业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与市场调节价双轨制。保障性住房及普通住宅前期物业执行政府指导价,由地方发展改革部门会同住建部门制定基准价及浮动幅度;商品房及业委会成立后的物业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

  2.服务与费用匹配

  物业费需与服务质量挂钩。

  物业企业需按合同约定提供房屋及设施维修、环境卫生维护、秩序管理等服务,业主按产权建筑面积按月缴纳费用。

  空置房物业费可阶梯式减免。

  3.费用公示与调整

  物业企业须在显著位置公示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及举报电话,接受业主监督。调整物业费需经业主大会双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参与表决,且双过半同意,并提前60日书面通知物业企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二条: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妥善维修、养护、清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基本秩序,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

  《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六条:物业服务收费应当区分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物业费收取滞纳金合法吗?

  物业费滞纳金的合法性取决于合同约定及合理性:

  合同约定优先

  若物业服务合同明确约定滞纳金条款(如逾期按日千分之三计收),且该条款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则业主逾期缴费需按约支付滞纳金。此类条款本质为违约金,旨在约束违约行为。

  无约定则无权收取

  若合同未约定滞纳金,物业企业无权单方面收取。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特征,民事合同中需以双方合意为前提。

  合理性审查

  即使合同有约定,若滞纳金过高(如远超实际损失),业主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司法实践中,法院会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履行情况、过错程度等因素,按公平原则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六条: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的内容包括:价格管理形式、收费依据等,未明确授权物业企业收取滞纳金。

  以上则是关于“物业责任内容”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物业纠纷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