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机票跨平台价差的消息引发热议。消费者黄先生在一购票APP上花费3129元购买机票后,在另一售票平台上发现相同机票仅卖570元,价差达到2559元。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与分析。
根据《民用航空国内运输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头等舱、公务舱票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经济舱票价则根据航线竞争状况区分管理。
航空公司可依据订票时间、购票渠道、退改规则等因素动态调整价格,代理平台通过代理协议、服务包、库存策略等形成差异化定价。
这种价格差异满足各平台明码标价,未虚构原价或虚假优惠、价格波动符合航空公司定价规则,无人为操纵痕迹的两种情形下就是合法的。
存在故意隐瞒真实票价,通过技术手段屏蔽低价舱位信息;捆绑销售隐形服务,将机票与保险、接送机等强制打包;利用算法实施“低买高卖”,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特定用户展示高价。
此类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的知情权,以及《价格法》第十四条禁止的“利用虚假价格手段诱骗交易”条款。
价格欺诈的认定需满足主观上存在欺诈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虚构原价、虚假优惠、误导性标价等行为。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经营者实施价格欺诈将面临三重处罚:
1. 行政处罚
市场监管部门可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无违法所得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
平台明知销售者利用其平台实施欺诈却未采取必要措施,将承担连带责任。
2. 民事赔偿
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退一赔三”,即要求经营者返还价款并支付三倍赔偿,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计算。
欺诈行为导致人身损害,消费者还可主张医疗费、护理费等实际损失。
3. 刑事追责
当价格欺诈涉及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时,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司法实践中,经营者通过虚构原价、虚假促销等手段骗取财物,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即可追究刑事责任。
最新法律头条
白天陪玩晚上陪睡,平台招募未成年女孩从事违法活动构成犯罪吗?
2025-08-27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