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停车场天价收费事件频发。近日,某男子在东莞东站停车场停车2个多小时被收取170元停车费,将这一话题推上风口浪尖。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解析高额停车费的合法性认定标准,并梳理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为公众提供清晰的维权指引。
根据《价格法》第十二条,经营者制定价格需遵循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实行政府定价的停车场需严格按备案标准执行。停车场未完成收费标准备案程序,或擅自突破备案上限,则构成违法收费。
该停车场工作人员曾回应称“收费标准正在重新审批”,暗示原收费标准可能未经合法备案,此类情形下收取的170元费用缺乏法律依据。
明码标价是判断合法性的另一关键要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经营者需以显著方式公示收费标准。
停车场未在入口、缴费处等位置设置公示牌,或公示内容模糊不清,则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即便完成备案,实际收费与公示标准不符,亦属违法行为。
收费合理性需符合市场普遍水平。交通枢纽类停车场虽可因资源稀缺性适当提高收费,但需在政府指导价范围内浮动。
2小时收费170元远超同区域同类停车场均价,且无正当理由,可能涉嫌违反《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构成不正当价格行为。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是核心监管主体,依据《价格法》第三十三条,负责查处未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牟取暴利等违法行为。
车主可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12315消费者投诉平台直接举报,市场监管部门需在7个工作日内受理并启动调查程序。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承担行业监管职责,重点审查停车场经营资质与备案情况。
根据《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实行政府定价的停车场需向交通部门提交收费标准备案申请,未经备案不得收费。
停车场存在“未备案收费”或“超备案范围收费”情形,交通部门可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
物价部门(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政府指导价框架。
对于交通枢纽、公立医院等具有公益属性的停车场,物价部门需结合区域停车需求、运营成本等因素,科学核定收费上限。
车主质疑收费标准过高,可向物价部门申请定价合理性审查,推动政府调整指导价。
停车场隶属于小区或商业综合体,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处亦负有初步协调责任。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服务企业需将停车收费标准纳入物业服务合同,并定期公示收支明细。业主可通过业主大会质疑收费合法性,或要求物业方提供成本审计报告。
2025年最新消费损害法律头条
同一道菜本地人198元外地人298元,火锅店阴阳菜单怎么处罚?
2025-08-05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