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77岁老人因一次性拔除12颗牙并种植6颗后突发不适身亡,引发社会对口腔医疗安全的广泛关注。该事件暴露出高龄患者接受复杂口腔手术的风险管控问题,更凸显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家属如何依法维权、合理索赔的现实需求。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民法典》相关规定,医疗事故赔偿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医疗机构存在过错:需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认医务人员违反诊疗规范(如未评估患者基础疾病、未履行术前检查义务等)。
2. 过错与损害存在因果关系:需证明医疗行为与患者死亡或伤残结果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3. 赔偿范围法定化: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其中,丧葬费按事故发生地标准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需以无劳动能力且实际被扶养为前提;精神损害赔偿需结合过错程度、损害后果等因素综合判定。
赔偿金额需经司法鉴定确定责任比例后计算,例如某案例中鉴定机构认定诊所过错参与度为30%,法院据此判决赔偿总额的30%。
患者原有疾病对损害结果有影响,医疗机构可主张减轻责任,但需承担举证责任。
患者家属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权益:
1. 行政投诉:拨打12320全国卫生热线,向当地卫健委举报医疗机构违规行为(如超范围执业、未履行告知义务等)。卫健委将启动调查程序,对违规机构及人员作出行政处罚。
2. 协商调解:通过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组织医患双方协商,达成赔偿协议。
3. 诉讼索赔:向法院提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诉讼,需提交病历、鉴定意见、费用凭证等证据。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确定过错比例后,依法判决赔偿金额。
4. 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者可拨打12348全国法律援助热线,申请免费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218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
(五)丧葬费:按照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2025年最新医疗事故赔偿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