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容行业低价引流、强制升单的套路屡见不鲜,部分商家通过技术手段制造心理强制,迫使消费者接受高价服务。纹眉店店员故意将顾客眉毛纹丑,利用其不敢出门见人的心理,强迫其升级消费高价项目,最终涉事店长和顾问因强迫交易罪获刑。
纹眉店店员通过故意丑化服务效果、制造心理强制,迫使顾客接受高价服务的行为,涉嫌构成强迫交易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该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认定要点如下:
1. 行为手段的“威胁性”
传统强迫交易罪多表现为肢体暴力或语言威胁,但本案中,店员通过“技术丑化”(如纹出不对称、颜色不均的眉毛)制造顾客“不敢出门”的心理恐惧,属于典型的“软暴力”胁迫。司法解释明确,以滋扰、纠缠、聚众造势等手段使他人产生心理恐惧或形成心理强制的,可认定为“威胁手段”。
2. 行为目的的“交易性”
强迫交易罪要求行为人以迫使他人接受服务或商品为目的。本案中,店员在顾客支付低价费用后,通过丑化效果逼迫其升级消费高价项目,本质是以胁迫手段实现交易金额的非法提升,符合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
3. 情节严重的认定
根据司法解释,强迫交易罪的“情节严重”包括:强迫交易3次以上或3人以上、强迫交易数额1万元以上、违法所得2000元以上等。本案中,涉事店长和顾问在一年内强迫97名顾客消费,涉案金额超17万元,远超立案标准,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强迫交易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情形:
1. 人身损害标准
造成被害人轻微伤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如顾客因丑眉产生心理创伤、抑郁等精神障碍,或因不敢出门导致误工、社交障碍等间接损失,均可纳入“严重后果”范畴。
2. 财产损失标准
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元以上,包括顾客被迫支付的高价服务费用、修复丑眉的二次消费费用等。顾客在胁迫下支付费用后立即退款,但胁迫行为已既遂的,仍应计入犯罪数额。
3. 交易规模标准
强迫交易3次以上或3人以上,或强迫交易数额1万元以上、违法所得2000元以上。本案中,涉事店长强迫29人交易,数额4.5万元;顾问强迫68人交易,数额12.7万元,均构成“情节特别严重”。
4. 行为手段标准
采用“软暴力”手段,如滋扰、纠缠、聚众造势等,使他人产生心理恐惧或形成心理强制的,即使未使用肢体暴力,仍可立案追诉。本案中,店员通过丑化效果制造“社会性死亡”压力,属于典型的心理强制手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
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新法律头条
女子婚后一年发现丈夫隐瞒艾滋病史12年,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吗?
2025-07-3112岁男生高温下跑完400米体测后身亡,校方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2025-07-31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