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状态下的违法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醉汉街头伤人以及醉酒者是否负刑事责任,涉及法律对行为人责任能力的认定。下面小编将结合法律条文与实际情况,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解析。
醉汉街头用板凳砸伤8岁孩子的行为,需根据孩子的受伤程度及行为性质判定处罚结果。
若经鉴定,孩子的伤情构成轻微伤,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醉汉将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若孩子伤情达到轻伤及以上,醉汉的行为则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醉汉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孩子的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若孩子因受伤造成精神损害,其监护人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结合醉汉的主观恶性、伤害手段、孩子的伤情及恢复情况等,综合作出处罚决定,既让违法者付出法律代价,也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原则。
《刑法》第十八条指出,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醉酒属于行为人自主选择的状态,并非法定的免责事由。即使在醉酒状态下,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危害性仍有一定认知能力,只是可能因酒精影响导致控制能力下降,但这不能成为免除刑事责任的理由。
例如,张某醉酒后与他人发生争执,持刀将对方捅伤致重伤。庭审中,张某辩称自己醉酒后意识不清,不应承担责任,但法院依据上述法律规定,认定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需要注意的是,醉酒分为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生理性醉酒即普通醉酒,行为人需承担刑事责任;病理性醉酒属于精神病的一种,若行为人在饮酒前不知道自己患有该病,饮酒后出现精神病症状实施危害行为,经鉴定确认的,可能不负刑事责任,但需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过,病理性醉酒在司法实践中极为罕见,且需经过严格的医学鉴定。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醉酒的人实施犯罪行为,与清醒状态下犯罪一样,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