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人工智能,又称“医疗AI”、“AI+医疗”或“医疗人工智能”,泛指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它涵盖了从医疗影像分析、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到健康管理、疾病预测、医院管理等多个领域。关于“医疗人工智能在临床应用中造成损害法律责任应如何划分?”的相关情况,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医疗人工智能在临床应用中造成损害法律责任应如何划分?”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医疗人工智能在临床应用中造成损害,其法律责任的划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若损害是因医疗人工智能本身的设计缺陷、算法错误或数据偏差所导致,那么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生产者(包括开发者与提供者)应承担主要的法律责任。即使生产者无法证明自身存在过失,也可能因产品缺陷而承担无过错责任。
2、若损害是因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人工智能时操作不当或疏忽所导致,那么使用者(即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包括未正确解读智能系统结果、未结合临床实际判断,或在执行智能系统给出的治疗方案时出现操作失误等情况。
3、还需考虑医疗机构对智慧医疗设备和系统的维护管理责任。如果因医疗机构未及时妥善维护设备,导致设备老化、软件故障等引发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也需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医疗机构还有确保参与智慧医疗的相关医务人员接受足够培训的义务,若培训不到位导致操作失误或不能有效应对系统异常等情况,医疗机构也要为培训不到位及因此造成的相关损害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人工智能在处理患者数据时,为保护患者隐私,应严格遵守以下几项法律规范: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该法要求网络运营者(包括医疗人工智能的开发者、使用者及医疗机构)必须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处理患者数据时,应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该法规定了数据处理活动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等。医疗人工智能在处理患者数据时,应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并采取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措施,确保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或滥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以及公开、透明原则。医疗人工智能在处理患者数据时,必须征得患者或其监护人的明确同意,并告知数据处理的目的、方式、范围等。同时,还应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或丢失。
以上是关于“医疗人工智能在临床应用中造成损害法律责任应如何划分?”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