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知识

如何申请法院公开悬赏?

时间:2025-05-21 16:46:13 浏览: 分类:刑法知识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刑事纠纷 > 刑法知识

申请法院公开悬赏是申请执行人在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可以采取的一种有效执行措施。通过提交书面申请,明确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以及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等事项,申请执行人可以请求法院发布悬赏公告,借助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依法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准许发布悬赏公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法院公开悬赏申请”的相关问题。

如何申请法院公开悬赏?

  1.准备书面申请:申请执行人需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中应明确载明以下内容:

  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即申请执行人愿意支付的赏金金额,或根据提供线索的价值计算赏金的方式。

  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申请执行人需承诺,在有关人员提供法院尚未掌握的财产线索,并使其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时,将支付悬赏金。

  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申请执行人可以选择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或在执行法院公告栏、被执行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

  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可能包括申请执行人的联系方式、对提供线索者的要求等。

  2.提交申请至法院:申请执行人需将准备好的悬赏公告申请书提交至执行法院。

  3.法院审查与决定:人民法院在收到书面申请后,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日内决定是否准许。如果法院认为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将准许发布悬赏公告。

  4.悬赏公告的发布与效果:一旦法院准许发布悬赏公告,申请执行人需按照申请中载明的发布方式进行公告。公告发布后,有关人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如果线索有效,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以实现,那么申请执行人需要按照承诺支付悬赏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书应当载明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以及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悬赏查找财产的,应当制作悬赏公告。悬赏公告应当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也可以在执行法院公告栏、被执行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申请执行人申请在其他媒体平台发布,并自愿承担发布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法院公开悬赏申请流程是怎么样的?

  1.准备申请材料:

  执行申请书:明确表明申请发布悬赏公告的意愿。

  生效法律文书原件:证明其债权,如判决书、调解书等。

  执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公民个人申请的,应提交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如申请人不能亲自到法院申请执行,需出具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执行。

  法律文书的生效证明:由经办法官或书记员签字证明法律文书已经生效。

  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清单或其他线索(如有):列明已知的被执行人财产情况。

  其他相关证据材料:如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证明、财产转移或隐匿的证据等。

  2.提交书面申请:申请执行人需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载明:

  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指申请执行人愿意支付的赏金金额,或者是根据提供线索的价值计算赏金的方式。

  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申请执行人需要承诺,在有关人员提供人民法院尚未掌握的财产线索,并使其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时,将支付悬赏金。

  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申请执行人可以选择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或者在执行法院公告栏、被执行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

  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可能包括申请执行人的联系方式、对提供线索者的要求等。

  3.法院审查与决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决定是否准许发布悬赏公告。

  4.发布悬赏公告:如果法院准许发布悬赏公告,将会按照申请执行人提供的发布方式进行发布。通常,悬赏公告可以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也可以在执行法院公告栏或被执行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如果申请执行人申请在其他媒体平台发布,并自愿承担发布费用,人民法院也会准许。

  5.支付悬赏金:一旦有人提供了有效的财产线索,并使得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申请执行人需按照之前的承诺支付悬赏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这为法院采取公开悬赏等执行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书应当载明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有关人员提供人民法院尚未掌握的财产线索使该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时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等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悬赏查找财产的,应当制作悬赏公告。悬赏公告应当载明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领取条件等内容。悬赏公告应当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也可以在执行法院公告栏或被执行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申请执行人申请在其他媒体平台发布,并自愿承担发布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以上则是关于法院公开悬赏申请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刑法知识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