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入职企业单位后一般都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但也有入职没有签订合同的,这个时候如果离职算不算违约呢?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入职期间没有签合同离职一般不算违约,因为虽已形成劳动关系,但是没有法律的有效约束能力,因此离职不算违约。
未签订劳动合同时,离职通常不算违约。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行为。劳动者在此情形下离职,无需承担因未签合同导致的违约责任。
不过,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的离职给其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劳动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这与违约并非同一概念。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意味着,劳动者不仅可以主张未签合同期间的正常工资,还可以额外主张一倍的工资作为补偿。
同时因用人单位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等原因导致劳动者离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是因为个人原因,如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家庭原因等主动离职,且用人单位不存在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过错情形,一般不能要求经济补偿。
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支付前述双倍工资外,还将被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在此之后仍不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则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需继续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
上海市罢免和补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程序的规定(2025推荐)
发布时间: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