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基本农田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红线”,其保护力度在2025年进一步强化。随着《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修订,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处罚标准显著提高,且与一般基本农田的保护要求形成差异。下面小编将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与司法实践,系统解析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处罚标准,并厘清其与基本农田的区别,为公众提供合规指引。
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按耕地开垦费的7倍以上10倍以下处以罚款。以河南省为例,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为每平方米24元,若破坏面积达10亩(约6667平方米),罚款额最高可达160万元(6667平方米×24元/平方米×10倍)。
若破坏面积未达刑事立案标准,但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仍需按上述标准处罚。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责令限期恢复土地原状,逾期未改正的,可强制执行并追缴相关费用。
根据2025年司法解释,非法占用并毁坏永久基本农田达到3亩以上,或非法采挖黑土达到500立方米以上的,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最高可判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行为导致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功能丧失或遭受永久性破坏,可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永久基本农田指根据人口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划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属于基本农田中的“核心区”。强调其稳定性与高产优质特性,通常为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的优质耕地。一般基本农田指除永久基本农田外的其他基本农田,保护要求相对较低,但仍需遵守耕地保护法规。
永久基本农田的占用需报国务院批准,并落实“占补平衡”;一般基本农田的占用由省级政府审批。
永久基本农田禁止建房、建窑、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等行为;一般基本农田虽也受限制,但部分行为(如发展林果业)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被允许。
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罚款标准为耕地开垦费的7倍以上10倍以下;破坏一般基本农田的罚款标准为5倍以上7倍以下。
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原则上不得调整;一般基本农田可根据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局部调整。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