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者负有扶养义务却拒绝履行,且情节恶劣的行为。男子多次遗弃幼子,不仅违背伦理道德,更触犯刑事法律。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对于多次遗弃行为,司法机关会综合考量遗弃次数、持续时间、被遗弃人年龄及损害后果等因素。例如两年内实施九次遗弃,每次持续1-10日,造成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属于“情节恶劣”,量刑通常接近法定刑上限。
行为人首次遗弃可能面临训诫、治安拘留等行政处罚;经多次训诫仍继续实施遗弃的,构成刑事犯罪。例如被处以治安拘留后仍实施同类行为的,行政处罚记录将作为刑事追责的重要依据,量刑时酌情加重处罚幅度。
直接抚养人遗弃未成年子女的,相较于非直接抚养人量刑更重。法院会审查民事调解书或判决书确定的抚养义务,确认行为人是否存在主观逃避责任的恶意。直接抚养人持续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可能被撤销监护资格并承担刑事责任。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 犯罪主体:行为人须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如父母对子女、配偶对患病伴侣等。
2. 主观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有扶养义务却故意拒绝履行,主观上具有逃避责任的故意。
3. 客观行为:行为人实施了拒绝扶养的行为,且情节恶劣,如多次遗弃、遗弃时间较长、导致被遗弃者生活陷入困境等。
4. 犯罪客体: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被遗弃者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以及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义务。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的法定刑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多次遗弃或长时间遗弃,反映出主观恶性较大,量刑可能更重。若遗弃行为导致被遗弃者重伤、死亡,或生活无着、流离失所,量刑可能接近五年有期徒刑。而如果行为人主动投案、积极赔偿或取得被遗弃者谅解,量刑可能从轻。
2025年最新量刑情节法律头条
1岁男孩被女子强搂亲吻后发烧得水痘,涉事女子该承担哪些责任?
2025-07-14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