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行为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我国法律对此类犯罪有着明确的惩处规定。下面小编将围绕聚众斗殴罪的量刑标准以及承担该罪刑事责任的年龄要求展开分析,明晰法律对这类行为的约束与制裁。
聚众斗殴罪的量刑需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对于一般情节的聚众斗殴,即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比如,17人参与聚众打人,若未造成严重后果,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的骨干成员可能面临此档刑罚。
若存在以下情形,属于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
像本案中17人参与的聚众打人事件,若规模较大、造成多人受伤或在繁华街区实施,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如果在聚众斗殴过程中,有人将对方打成重伤,将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导致他人死亡,将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最高可判死刑。
根据《刑法》规定,聚众斗殴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六周岁,但若涉及特定情形,十四周岁以上即可承担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聚众斗殴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只要年满十六周岁,参与聚众斗殴且属于首要分子或积极参加者,就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情况下对聚众斗殴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如果在聚众斗殴中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则需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此时其行为已超出聚众斗殴罪的范畴,转化为更严重的暴力犯罪,根据法律规定,十四周岁以上对这两类犯罪需承担责任。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参与聚众斗殴,无论情节如何,均不负刑事责任,但会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
司法实践中,会根据行为人的年龄、在聚众斗殴中的作用、造成的危害后果等综合判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及如何处罚,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