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诉讼要如何申请?

时间:2024-12-25 18:21:35 浏览: 分类:劳动合同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诉讼要先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劳动合同诉讼时,要确保提供的所有材料真实、合法、关联,并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整理和提交。那么劳动合同诉讼要如何申请?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劳动合同诉讼要如何申请?

  劳动合同诉讼要先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3、排期开庭:法院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公告。

  4、开庭审理:包括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宣判: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劳动合同诉讼的有效期是多久?

  劳动合同纠纷的起诉期限,也即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但也可能因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

  诉讼时效期间一般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存在诉讼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情况,是需要根据实际来重新认定诉讼时效的。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劳动者因薪酬等申请仲裁,则不受一年时效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结束后,则应在一年内提出申请。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不过,如果存在特殊情况,人民法院也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诉讼要如何申请?”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