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

2024年行政补偿法律依据有哪些?

时间:2024-10-19 18:50:40 浏览: 分类:行政赔偿
您的位置:法头条 > 行政诉讼 > 行政赔偿

行政补偿法律制度的主要依据是《行政诉讼法》。当行政机构因合法征收行为给公民、公司或其他法人带来实质性损失时,相关方有权提出复议。若15天内仍觉不公,可向法院起诉,请求公正判决。关于“2024年行政补偿法律依据有哪些”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2024年行政补偿法律依据有哪些?

  行政补偿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该法规定,当行政机构因合法征收行为给公民、公司或其他法人带来实质性损失时,相关方有权提出复议。若复议后仍觉不公,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公正判决。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如果行政机构因合法的征收行为而对公民、公司或其他法人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失,这些利益相关方有权向该行政机构提出复议申请。在接到复议决定书后的15天之内,如果当事人仍坚持认为裁决不公,他们有权向人民法院提交诉讼请求,请求法庭做出公正判决。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虽然该法主要规定的是国家赔偿,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适用于行政补偿。特别是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这包括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等情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国家赔偿通常是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被确认为违法的情况下才适用,而行政补偿则更多是在合法征收行为导致损失的情况下适用。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行政补偿和行政赔偿有什么区别?

  一、原因不同

  行政补偿是指行政主体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因合法的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失,由国家依法予以补偿的制度。

  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给予受害人的赔偿。

  二、程序不同

  行政补偿可能是在损害发生之前由行政机关与公民协商解决,也可能是在损害发生之后由行政机关与协商解决。

  行政赔偿通常发生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由行政机关与公民协商解决。

  三、性质不同

  行政补偿在性质上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是行政机关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合法行政行为所导致的补偿。

  行政赔偿在性质上属于行政法律责任,是行政机关因违法行为而承担的赔偿责任。

  四、法律依据不同

  行政补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是相关的单行部门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

  行政赔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法头条法务收集的关于“2024年行政补偿法律依据有哪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时会运用此类知识。所以我们也应该深入了解这些内容,以便能够解决生活中发生的此类问题。但如果您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到法头条网上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由他们带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感谢您的阅读。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行政赔偿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