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

2024年同居期间一方受伤另一方有救助义务吗?

时间:2024-04-29 14:34:38 浏览: 分类:同居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婚姻家事 > 同居

本答复针对“同居期间一方受伤另一方有救助义务吗?”这一问题展开探讨。结论是,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道德伦理,同居期间一方对另一方在遭遇突发伤病时具有救助义务。此义务源自民法典中的公平原则、善良风俗以及公序良俗原则,以及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先行行为引发的救助义务规定。

同居期间一方受伤另一方有救助义务吗?

1. 公平原则与善良风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6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同居关系虽未被我国法律明确界定为法定婚姻关系,但双方在同居生活中形成了事实上的共同生活关系,享有共同生活带来的权益,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当一方发生突发伤病时,另一方基于公平原则和善良风俗,理应对其提供及时、必要的救助。

2. 公序良俗原则:民法典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同居双方在共同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照顾,一方在对方遭遇伤病时提供救助,不仅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

3. 先行行为引发的救助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1款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虽然该条款直接适用于特定公共场所或活动组织者,但其背后的法理——先行行为引发救助义务,同样适用于同居关系。同居双方因选择共同生活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活关联,当一方因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导致另一方受伤,或因其他原因发现另一方处于危险状态,基于这种先行行为或发现,负有避免损害扩大、采取必要救助措施的义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条、第8条、第10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1款。

同居购房,如何避免产权纠纷?

同居购房是指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伴侣共同出资购买房产的行为。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婚姻关系以外的同居关系不具有法定权利义务关系,在同居期间购置的房产,一旦双方关系破裂,极易引发产权纠纷。为避免此类纠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1. 明确权属约定:同居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购房资金来源、出资比例、产权份额等关键信息,以及在分手或一方去世等情况下的房产处置方式。此协议应遵循公平原则,充分反映双方真实意愿,且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2. 合理选择产权登记:根据出资情况和权属约定,可以选择将房产登记为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明确各共有人所占份额,共同共有则视为双方平均享有权益。在无特殊约定时,登记的产权状况通常被视为确定产权归属的重要依据。

3. 保留出资证据:无论是直接支付房款还是以其他形式(如工资、借款等)出资,都应妥善保存相关凭证,以便在发生争议时证明自己的实际出资情况。

4. 关注地方性法规:部分地区可能对同居购房有特别规定,如承认“事实婚姻”、规定长期同居的财产分割规则等。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1. 《民法典》:

第三百零八条:“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此条款虽针对夫妻财产,但其原则可类推适用于同居关系中的个人财产保护。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三条第二款:“当事人以结婚为目的而支付的彩礼,其性质属于附解除条件的赠与。……”此条款虽针对彩礼问题,但其确立的“附解除条件的赠与”原则,可以作为处理同居期间财产赠与的一种参考。

3. 地方性法规: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分家析产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对同居期间购置房产的权属认定和分割提供了具体指引。

综上,同居购房要避免产权纠纷,需通过签订明确的权属协议、合理选择产权登记方式、保留出资证据,并关注适用的地方性法规,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如有必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更为详尽的财产规划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公平原则、善良风俗及公序良俗原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关于先行行为引发救助义务的规定,同居期间一方对另一方在遭遇突发伤病时具有救助义务。这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道德伦理的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同居双方应秉持互相尊重、互相扶持的原则,积极履行救助义务,保障彼此的生命健康安全。如有涉及具体法律责任的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针对性的法律意见。

〖温馨提示〗想要解决棘手的法律问题?法头条是您的得力助手!在这里,您可以找到3万+注册律师,他们会日常科普法律干货,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法律。同时,您还可以通过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获得专业的解决方案。

阅读全文

2024年最新同居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4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