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

遗产继承中,夫妻共有财产分配有何规定?

时间:2024-03-26 10:01:15 浏览: 分类:遗产继承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婚姻家事 > 遗产继承

夫妻共有财产在遗产继承中遵循特定的法律规定。在一方去世后,其个人财产和夫妻共有财产的一半将作为遗产进行分配。配偶、子女和其他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这部分遗产。

遗产继承中,夫妻共有财产分配有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除非有特殊约定,否则视为共同共有。这意味着,如果一方去世,其在夫妻共有财产中所占的一半份额将作为遗产处理。另一半则仍归生存的配偶所有。此外,遗产的分配应遵循法定继承顺序,首先是配偶、子女,然后是父母。如果没有遗嘱,将按照法定顺序进行分配。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配偶、子女、父母;(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剥夺法定继承权后,被剥夺者是否有救济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公民有权利订立遗嘱处分其个人财产,并可以自由选择遗嘱继承人。如果一个人在遗嘱中剥夺了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这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但这种行为并不意味着被剥夺者没有任何救济途径。被剥夺法定继承权的个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救济:

1. 挑战遗嘱的有效性:如果被剥夺者认为遗嘱的订立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误解或遗嘱人无行为能力等情形,他们可以向法院申请确认遗嘱无效。

2. 提出分割共有财产的请求:如果被剥夺者与遗嘱人生前共同拥有某些财产,即使遗嘱中未分配这部分财产,他们仍有权要求分割。

3. 确认必要遗产份额:根据《民法典》第1141条,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如果遗嘱没有这样做,法院有权调整遗嘱内容,保障这些继承人的基本生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虽然遗嘱可以剥夺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但法律也提供了一定的救济途径,以保护被剥夺者的合法权益。具体的情况需要根据个案的具体事实和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上如何界定非婚生子女的继承顺序?

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这意味着,无论子女是否由婚姻关系所生,他们都有权继承其父母的财产,且在继承顺序上并无区别。

在继承顺序上,首先需要区分的是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如果被继承人有遗嘱,那么遗嘱继承优先,即按照遗嘱的内容分配遗产。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未涵盖全部遗产,那么将按照法定继承处理。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父母。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都不存在,才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以上法律规定,充分保障了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父母遗产继承中的公平地位。

法律对夫妻共有财产在遗产继承中的处理有明确的规定,旨在保护配偶和直系亲属的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如有争议,建议寻求专业法律咨询以确保权益不受侵害。

阅读全文

2024年最新遗产继承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4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