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书作为一种法定证明文件,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在特定情况下,当事人有权申请撤销已作出的公证书。本文将从专业律师的角度,解析何种情况下可以申请撤销公证书,并提供相关回答。
何种情况下可申请撤销公证书?
根据公证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可申请撤销公证书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公证事项确有错误:如果公证书中记载的事项与事实明显不符,存在重大误解、遗漏或误导等错误,影响了公证书的法律效力和公正性,可以申请撤销。
2. 公证程序违法:如公证机构在办理公证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例如未依法审查核实相关材料,未告知当事人有关权利义务等,导致公证书无效,可以申请撤销。
3. 当事人受欺诈、胁迫等情形下作出公证:若当事人在签订公证文件时受到欺诈、胁迫或者因其他非自愿原因而做出的意思表示,事后发现并能提供有效证据的,可以申请撤销该公证书。
4. 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公证事项:如有新的证据表明公证事项与事实严重不符,足以推翻原公证结果,当事人可以据此申请撤销公证书。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的内容合法但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更正。”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也对公证书撤销的具体情况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公证机构出具错误公证书应承担何种责任?
公证机构在出具公证书时,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并对其所出具的公证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若公证机构因过失或故意出具了错误的公证书,导致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公证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公证机构出具错误公证书的责任具体表现为:
1. 纠正错误:一旦发现已出具的公证书存在错误,公证机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撤销或者更正。
2. 赔偿责任:如果因公证机构的过错(包括疏忽大意或故意)导致公证书错误,并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公证机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通常包括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合理的律师费、诉讼费等为挽回损失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3. 行政责任:对于严重违反公证程序规则或者出具虚假公证书等行为,公证机构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外,还可能面临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罚款、暂停执业、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等行政处罚。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十二条:“公证机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公证事务,保证公证事项的真实、合法。”第五十一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公证法》第六十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对公证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停业整顿的处罚;对公证员给予警告,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三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三)出具虚假公证书的……”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当公证书出现实质内容错误、程序违法、意思表示不真实或新证据推翻原有公证结果等情况时,当事人有权依法申请撤销公证书。在此过程中,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申请撤销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温馨提示〗本回复仅供一般情况下的参考,若无法满足您的法律需求,请直接咨询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指导。我们承诺在5分钟内快速响应,以提高问题解决率。
2025年最新公证法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