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犯罪

2024年对于特殊群体累犯的量刑有何原则?

时间:2024-03-08 16:48:06 浏览: 分类:特殊群体犯罪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刑事纠纷 > 特殊群体犯罪

在刑法中,对于特殊群体累犯的量刑原则既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也考虑到了其特殊性与可教育改造性。法官在裁量刑罚时,会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同时结合累犯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认知能力以及是否属于弱势群体等因素,依法适度从重或从宽处理。

对于特殊群体累犯的量刑有何原则?

特殊群体累犯通常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严重疾病患者等。对于这类累犯,我国刑法在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同时,兼顾了特殊保护和教育挽救的原则。对于未成年人累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其他特殊群体累犯,在量刑时则应综合考量其行为能力、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尽量做到惩罚与教育、挽救相结合,防止简单机械地“一刀切”。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7〕7号)中提到,对于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被告人,应当依法从宽处理,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犯罪分子,应体现政策关怀,依法适度从宽。

法律如何看待弱势群体犯罪的酌定量刑情节?

在刑法体系中,对于弱势群体犯罪的酌定量刑情节,法律在坚持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弱势群体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严重疾病患者以及由于经济、文化、生理等因素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人。

首先,对于弱势群体犯罪,法律规定了特殊的刑事责任能力和量刑标准。例如,《刑法》第17条至第20条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的特殊规定,同时设有专门的少年法庭进行审理,并优先考虑教育挽救措施而非单纯的惩罚。

其次,在具体量刑时,法官会综合考量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同时也关注其身份背景和个体情况。根据《刑法》第61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的规定,对于因生活困难、无知等原因而实施轻微犯罪的弱势群体,司法实践中往往会从轻或减轻处罚。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7-20条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的规定,以及第61条关于量刑基本原则的规定。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中指出:“对于因生活所迫初次犯罪,或者对犯罪后有真诚悔罪表现的,应酌情予以从宽处罚。”

3.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专门法律法规提供了更为详尽和具体的量刑指导原则。

我国法律虽不因犯罪人为弱势群体而免除其刑事责任,但在量刑上确有体现对这部分人群的人文关怀和实质正义,力求做到既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正,又实现对犯罪人的教育挽救和重新回归社会的目的。

如何界定特殊群体的范围?

界定特殊群体的范围,首先需要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以及社会公共政策的原则进行。特殊群体通常是指在生理、心理、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且其权益可能需要特别保护或关注的人群。在法律体系中,特殊群体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农民工、低收入群体等。

1. 未成年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因其身心发育未成熟,法律规定对其进行特殊保护,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参与权和受保护权等。

2. 老年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因年龄及身体条件变化,享有包括生活照料、健康服务、文化娱乐、财产继承等一系列特殊权益。

3. 残疾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由于生理或者精神功能的部分丧失,在就业、教育、康复、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和照顾。

4. 其他如妇女、农民工、低收入群体等也都在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有明确规定,作为特殊群体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6.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以上各类法律法规为界定和保护特殊群体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针对特殊群体累犯的量刑,我国司法实践始终坚持公正、公平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原则,既要保障法律尊严,也要尊重和保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注重通过教育矫治帮助特殊群体累犯回归社会,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仅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参考答案。如仍无法解决您的法律疑问,请咨询律师以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我们承诺5分钟快速响应,并努力提高问题解决率。

阅读全文

2024年最新特殊群体犯罪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4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