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市场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民生领域,长期面临虚假房源、押金纠纷、房屋损耗认定等乱象。2025年9月15日正式施行的《住房租赁条例》,以国务院行政法规形式首次系统性规范租赁市场,为2亿多城镇租房群体提供法律保障。下面小编结合《民法典》与《住房租赁条例》新规,从法律框架、责任边界、维权路径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为租赁双方厘清权利义务,助力构建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近日,一博主称住进月租6万甲醛房致患病,出现咳嗽、过敏等身体异常情况,检测机构的结果显示房子甲醛含量超标近三倍。该名博主在医疗上花费已超4万元,要求解除租赁合同并退还押金6万余元,但该房东拒绝退还和沟通。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维权呢?接下来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解答。
租房过程中,房屋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押金退还问题是租客关注的焦点。隐瞒“凶宅”信息出租房屋是否合法,租房时遇到押金不退该如何解决,这些都与租客的合法权益息息相关。下面小编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解析。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有多种处理方式。一是协商,双方直接沟通协商争议事项。二是调解,可找相关部门或机构调解。三是仲裁,有约定可提交仲裁机构。四是诉讼,协商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
在租房过程中,遇到房东不退押金的情况,对于租客来说无疑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面对房东不退押金的情况,租客应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擅自搬走家具是违法的行为,不仅无法解决押金问题,还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法律风险。
面对房屋租赁纠纷,有多种渠道和部门可供寻求帮助和解决。无论是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还是向居委会、房管局、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求助,都能获得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每一位租房者都能在遇到问题时,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途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