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租房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规范政策也在持续完善。近期,一项备受瞩目的租房新规即将落地实施,为广大租房者和房东带来了全新的指引与保障。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2025租房新规的具体内容以及其背后的管理部门职责。
2025租房新规,住房租赁条例9月15日起施行,《条例》规范出租承租活动,住房出租、承租应符合相关规定。
一、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这些规定
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
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二、签订住房租赁合同应当使用实名
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
出租人应当按照规定,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将住房租赁合同向租赁住房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房产管理部门应当提高住房租赁合同备案服务水平,不得就住房租赁合同备案收取任何费用。
出租人未办理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的,承租人可以办理备案。
三、要把房子租出去,应遵守这些规定
出租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向承租人出示身份证明材料、拟出租住房的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其他证明其具有合法出租权利的材料,并配合承租人依法查询、核实拟出租住房有关信息;
(二)核验承租人的身份证明材料,不得将住房出租给拒绝出示身份证明材料的单位或者个人;
(三)不得擅自进入租赁住房,但是经承租人同意或者依法可以进入的除外。
四、要租房子,应遵守这些规定
承租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向出租人出示身份证明材料;
(二)安全、合理使用租赁住房,不得损坏、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或者改动租赁住房承重结构,不得私拉乱接水、电、燃气管线;
(三)未经出租人同意,不得擅自改变租赁住房用途、拆改室内设施或者改动租赁住房其他结构;
(四)遵守物业管理规约,不得任意弃置垃圾、超标准排放污染物或者产生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公共通道、高空抛物或者实施其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五)对出租人依法确需进入租赁住房的,予以配合。
五、收取押金要约定好数额、返还时间等内容
出租人收取押金的,应当在住房租赁合同中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除住房租赁合同约定的情形以外,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
六、住房租赁合同解除要为腾退房子留出合理时间
出租人依法解除住房租赁合同的,应当通知承租人,并为承租人腾退租赁住房留出合理时间。
出租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除住房租赁合同或者腾退租赁住房。
七、租房时间达到规定期限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应政策支持
住房租赁合同连续履行达到规定期限的,出租人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承租人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
根据《住房租赁条例》的相关规定,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住房租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这意味着从国家层面,对全国的住房租赁市场进行宏观把控和政策指导。
而在地方层面,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住房租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住房租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例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住房租赁有关市场主体登记,查处涉及住房租赁的不正当竞争、垄断以及广告、价格等违法行为;公安部门则负责住房租赁的治安管理和人口管理工作等。
各部门依据自身职能,协同合作,确保《住房租赁条例》在地方能够有效执行,维护当地住房租赁市场的秩序。
租房纠纷解决方式如下:
1. 协商:双方直接就争议问题沟通协商,达成一致解决方案,这是最省时省力的方式。
2. 调解:可找中立第三方介入调解,如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其根据相关事实和法律进行斡旋,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 仲裁:若双方事先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发生纠纷时可将争议提交给约定的仲裁机构裁决。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
4. 诉讼:若协商、调解不成,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诉讼程序相对复杂、耗时,但能通过强制执行力保障判决结果的实现。
2025年最新房屋租赁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