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效力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时间:2025-07-10 16:59:41 浏览: 分类:合同效力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合同问题 > 合同效力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违反法律法规、主体不适格、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及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受影响的一方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关于“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有哪些?”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拆迁协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补偿标准明显低于法定标准,或者协议中包含了违法的内容,那么该协议可以被确认为无效。

  2、主体不适格:

  拆迁协议的签订双方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一方或双方不具备签订协议的资格,比如未取得合法授权、不具备法人资格等,那么协议可能无效。

  3、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

  如果在签订拆迁协议时,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手段迫使对方签订不公平、不合理的协议,那么受害方有权请求确认该协议无效。

  4、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拆迁协议不能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协议内容导致这些利益受损,那么该协议可能被视为无效。

  5、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

  如果在签订拆迁协议时存在重大误解,或者协议内容对一方明显不公平(如补偿标准极不合理),受影响的一方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协议无效或撤销协议。

拆迁协议谁签字?

  拆迁协议通常由拆迁方与被拆迁方或其合法代表签字。

  具体来说,拆迁方一般指的是负责实施拆迁工作的政府部门、开发商或其他相关实体。

  被拆迁方则是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合法使用人。

  在签订拆迁协议时,被拆迁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单位或组织。

  如果被拆迁方是个人,那么通常由该房屋的所有权人亲自签字。

  如果被拆迁方无法亲自签字(如因疾病、外出等原因),可以委托他人代为签字,但需要提供合法的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如果被拆迁方是单位或组织,那么通常由该单位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以确认协议的效力。

  以上是关于“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有哪些?”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法头条,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合同效力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