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机广泛应用的当下,了解其飞行限制是保障公共安全与个人权益的关键。如何查询2025年无人机禁飞区,以及在禁飞区有飞行需求时怎样申请报备,这些问题与每一位无人机爱好者和从业者息息相关。下面小编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为你详细解读。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指出,国家基于多种因素考量,划设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禁飞区。
其中包括真高120米以上空域,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及其周边空域,军用航空超低空飞行空域,以及诸如机场及周边一定范围区域、国界线向我方一侧一定范围区域、军事禁区及周边区域、重要军工设施保护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及周边区域、需要电磁环境特殊保护的设施及周边区域、重要革命纪念地及周边区域等。
若想查询具体的禁飞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平台,网址为:https://uom.caac.gov.cn)是权威的查询渠道。
在此平台上,使用者可通过运行管理页面中的“空域信息查询”功能,在大地图页面右上方搜索栏输入计划飞行的地址,便能清晰获取当地的适飞空域和禁飞区情况。
例如,若打算在某城市公园使用无人机拍摄,通过该平台查询,就能知晓该公园是否在禁飞区内。此外,部分地区也可通过当地政府政务网站或相关部门官方网站查询禁飞区信息。
通常情况下,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严禁在管制空域内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在禁飞区或管制空域飞行,需严格按照规定流程申请报备。
首先,要明确申请部门。在全国层面,一般向对应飞行管制分区的空中交通管制机构提出飞行申请。例如,在一些地区,空域审批部门可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相关部队参谋部航管气象处。在地方,不同地区可能指定了具体的负责部门,如部分城市由当地的民航管理部门或公安部门负责受理相关申请。
在申请材料准备方面,通常需提供无人机的所有权证明文件,用以证实无人机归属;操作者的身份证明,以确认申请人身份;无人机的型号和详细技术参数,让管理部门了解设备情况;一份详尽的飞行计划也不可或缺,其中应涵盖飞行时间、具体地点、飞行目的等关键信息。此外,可能还需要提交一份飞行风险评估报告,详细说明飞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拟定的应对措施。
提交申请时,途径因地区而异。有的地区支持通过官方网站在线提交申请,申请人需在指定系统中填写详细的申请表格,并按要求上传所有必要的申请材料;部分地区则需通过邮寄纸质材料的方式提交申请,邮寄材料应确保齐全、规范。
提交申请后,相关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审核期间,若发现材料不全或存在不符合规定之处,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补充信息或作出解释。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规要求,申请将进入审批环节。若申请获得批准,申请人将收到正式的飞行许可文件,文件会明确允许飞行的时间、地点、高度等具体信息。
在实际飞行时,必须严格按照许可文件的规定执行,不得超出许可范围,否则将面临相应处罚。
2025年最新交通违章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