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与退休金虽同属养老保障,但因制度设计、资金来源及适用人群不同,法律明确规定不可同时领取。公众需明确两者差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配的养老待遇。随着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金制度将进一步强化公平性与可持续性,为全体劳动者提供更可靠的养老保障。
在我国现行养老保障体系下,养老金和退休金通常不能领取双份。
养老金是基于社会保险制度产生的,主要针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它是通过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建立养老保险基金,职工退休后从基金中领取养老金,以保障其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而退休金,一般是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所领取的待遇,它是基于国家财政或单位资金列支,依据相关政策法规,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职务级别等因素确定发放标准。
在以往,我国实行养老金和退休金双轨制,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分别按照不同制度执行。但随着养老制度改革推进,逐步实现养老金并轨,从本质上来说,退休金和养老金都属于养老待遇的范畴。一个人在退休时,若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就不能再同时领取机关事业单位体系下的退休金;反之亦然。
即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个人曾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都有工作经历,也不会重复领取双份,而是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对其不同阶段的参保缴费情况进行综合核算,确定最终的养老待遇领取方式。
养老金与退休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概念与性质不同
养老金是社会保险制度下的待遇,强调“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退休金则是基于身份或职务的福利,体现国家对特定群体的保障。
2. 缴费与资金来源不同
养老金需参保人员及单位共同缴费,资金来源于社保基金;退休金由国家或单位全额承担,无需个人缴费。
3. 领取方式与调整机制不同
养老金通过社保卡按月发放,金额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及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挂钩;退休金支付方式灵活(如一次性支付或按月发放),金额通常与职务、职级相关,调整机制依赖财政预算或单位政策。
4. 政策衔接与改革方向不同
随着养老保险并轨改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逐步纳入社保体系,退休金制度逐渐淡化;养老金制度则通过弹性退休、提高最低缴费年限等措施,强化可持续性与公平性。
2025年最新劳动保障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