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直接欺凌是指采用公开的、直接的方式对受害者进行的欺凌。这类欺凌行为通常包括肢体欺凌,如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的。间接欺凌是指以较不易被发现的方式对受害者进行的欺凌,通常是通过某种中介手段来达到对受害者进行攻击或伤害的目的。这种欺凌方式包括关系欺凌、网络欺凌等。关于“校园暴力赔偿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费用?”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校园暴力赔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费用:
一、物质损失赔偿
1、医疗费用:包括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以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单据为依据。
2、护理费用:受害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护理的,可以主张护理人员的费用。
3、交通费用:受害者及其必要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
4、营养费用:根据受害者伤情,确需补充营养食品的,可以酌情主张营养费。
5、其他费用:如住宿费(因外地就医且医院无床位等特殊情况产生的)、伙食补助费(住院期间的餐饮费用)等。
若校园暴力导致受害者残疾或死亡,还应赔偿:
1、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者的伤残等级,按照法律规定计算。
2、残疾辅助器具费:受害者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费用。
3、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若校园暴力导致受害者死亡,加害方需支付丧葬费用及死亡赔偿金。
二、精神损害赔偿
受害者因校园暴力遭受精神痛苦的,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具体数额根据受害者的伤害程度、加害方的过错程度、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校园暴力赔偿的具体数额需由法院等相关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对于物质损失赔偿,需要提供相关医疗费用的凭证;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则综合受害者的伤害程度、年龄等因素来判定;后续治疗费用需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或双方达成的协议来确定;财产损失赔偿则需提供被损坏物品的价值证明。赔偿数额旨在弥补受害者因校园暴力所遭受的各种损失。
一、预防责任
学校应建立校园暴力防控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校园暴力的定义、预防措施、处置流程等。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二、监管责任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监管,及时发现并制止校园暴力行为。对于存在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学校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
三、保护责任
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学校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受害者的安全,防止暴力行为进一步升级。同时,学校还应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协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四、法律责任
若学校未尽到上述预防、监管和保护责任,导致学生遭受校园暴力侵害的,学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包括民事赔偿责任,即赔偿受害者因校园暴力造成的物质和精神损失;以及行政责任,即接受相关部门的处罚和整改要求。在严重情况下,如果学校有关人员构成犯罪的,还需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是关于“校园暴力赔偿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费用?”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最新法律法规
上海市罢免和补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程序的规定(2025推荐)
发布时间: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