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但法律对赡养费标准未作统一规定,而是结合地区经济水平、被赡养人实际需求及赡养人经济能力综合确定。与此同时,未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在遗产分配中可能面临不利后果。
法律并没有统一规定具体的赡养费数额,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的标准一般包含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先核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当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
若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超出部分,两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
最后,将应付的赡养费总数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此外,赡养费的给付内容通常涵盖六个方面:
一、老年人基本生活费用,用以保障日常饮食、衣物等开销;
二、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包括已产生的医疗费用以及慢性病所需长期药费;
三、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若老人需要专业机构护理或聘请护工,这部分费用需子女承担;
四、老年人的住房费用,如老人无自有住房,子女需承担合理房租;
五、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像有线电视费、书报费等满足老人基本精神需求的费用;
六、必要的保险金费用,例如补充医疗、护理保险等。
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这体现了法律对赡养行为的重视以及对不履行赡养义务者的约束。
如果出现不赡养老人还想分割遗产的情况,首先,其他履行了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剥夺不赡养者的遗产分割权或者减少其应得份额,诉讼过程中需提供充分证据,如老人的生活费用支出记录、医疗档案等,用以证明不赡养老人的事实。
其次,老人也可以在生前通过合法有效的遗嘱方式处分自己的遗产,明确指定由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继承,将不赡养的子女排除在继承人范围之外,从而保障自身权益,也避免身后因遗产分配引发家庭纠纷。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