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一般不享有遗产继承权,但可能可以主张对共同财产的分割或依据遗嘱获得遗赠。关于“同居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享有遗产继承权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同居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一般不享有遗产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遗产继承主要按照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进行。在法定继承中,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然而,同居关系并不等同于婚姻关系,同居双方并不具备法律上的配偶身份。因此,在一方死亡时,另一方通常不能作为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
如果同居双方有共同财产,且没有约定财产归属,那么在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可能可以主张对共同财产的分割,但这并不等同于继承遗产。此外,如果死亡一方立有遗嘱,并明确将遗产赠与同居的另一方,那么另一方可以依据遗嘱获得遗产,但这属于遗赠而非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零八条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第三百零九条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遗产继承的最新规定如下:
一、继承方式与顺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遗产继承主要按照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进行。法定继承中,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遗嘱继承则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由其通过遗嘱指定继承人。
二、平等继承权
法律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无论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都不得因性别而剥夺或限制一方的继承权利。
三、新增继承人宽恕制度
民法典新增了继承人宽恕制度,即继承人如果有遗弃被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将丧失继承权,但如果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那么该继承人可以不丧失继承权。这一规定旨在鼓励继承人改正错误,同时也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
四、遗产处理中的特殊规定
对于胎儿,法律规定应当为其保留继承份额。如果胎儿娩出时是死体,则为其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此外,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对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将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如果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则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编 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条
以上是关于“同居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享有遗产继承权吗?”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