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于5月10日正式实施,以“全国通办”为突破口,取消户口簿要求,简化异地登记流程,终结“为证折返跑”困局。同步增设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强化信息共享机制,以柔性服务推动婚俗改革。新规下,全国通办无需居住证,仅凭身份证即可跨区登记,便利性跃升,重塑婚姻登记制度新格局。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首次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纳入法定职责。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需建立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体系,推动文明婚俗建设,重点治理高额彩礼等不良风气。婚姻登记机关须引入专业婚姻家庭辅导师,协同妇联等组织提供婚前教育、矛盾调解服务,强化家庭价值观引导。
取消户籍地限制,全面推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当事人可在全国任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离婚、补领证件等业务,无需返回原籍。国务院民政部门牵头建立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实现与公安、外交等部门的数据互通,确保婚姻信息实时核验。
县级以上政府须升级婚姻登记场所的规范化建设,提供预约办理、个性化颁证仪式等便民服务。登记流程简化,内地居民仅需身份证及婚姻状况声明即可办理,取消户口簿强制要求。登记机关发现疑似被拐卖妇女或家暴受害者时,需立即启动保护机制并报告相关部门。
试点阶段,非户籍居民在试点地区办理婚姻登记需提交居住证。但2025年新条例实施后,全国通办政策取消户籍地限制,居住证不再是婚姻登记的必要条件。新条例明确内地居民可在全国范围内自由选择登记机关,无需受限于户籍或居住地。对于涉外婚姻登记,仍按原有规定在省级民政部门办理,不纳入全国通办范围。
通过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的联网核验,登记机关可直接调取当事人身份及婚姻状况数据,纸质居住证等证明材料的提交需求大幅降低。当事人需签署真实性声明,违规提供虚假信息将纳入信用惩戒。
对于人户分离、异地务工等群体,新条例允许通过线上预约系统提前审核材料,减少现场办理时间。补领结婚证、离婚证等业务同步适用全国通办规则,解决证件遗失异地补办难题。
2025年最新结婚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
互助土族自治县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结婚年龄的变通规定(2025推荐)
发布时间:2025-05-13